春秋战国里"春秋"的来由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5/08 13:17:53

从公元前七七○年开始,到公元前四七六年为止,是奴隶制不断瓦解、封建制因素日益增长的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。这段长达二百九十五年间的历史,叫作“春秋”时代。
“春秋”是孔丘编辑的鲁国(都今山东曲阜)史书的名称。这部史书上起公元前七二二年(鲁隐公元年),下止公元前四八一年(鲁哀公十四年),与春秋时代上限差四十二年,下限差六年,但大体相合;因为整个春秋时期,东周国君越来越弱,根本不能号令诸侯,成了霸主之间争夺的一块招牌,在激烈争霸的过程中,而霸主又几经更换,不便于用那一国家的名号相称。
“春秋”名义上是鲁国历史,实际上纬事纵横以解经事之由,几乎涉及到春秋时代的所有国家,所以把西周后到战国前的这段将近三百年间的历史,称之为“春秋”。

另有一说是春秋来自与左丘明的《左传》(又叫《春秋左氏传》或称《左氏春秋》)

《左传》是不是左丘明写的?

《左传》全名《春秋左氏传》,或称《左氏春秋》,是我国古代记述春秋时期周王与各诸侯国事迹的编年体史书。全书共有18万余字,始于鲁隐公元年(公元前722年),迄于鲁悼公四年(前464年),前后长达259年。《左传》不仅记事详备可靠,是研究春秋历史的最重要的典籍;而且文笔精练,描写生动,在文学史上也有极高的价值。然而这样一部史学和文学的名著,它的作者究竟是谁,历来竟聚讼纷纭,莫衷一是。

自西汉以来的许多记载,都说《左传》是左丘明撰的。司马迁在《史记·十二诸侯年表序》中称:“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,各安其意,失其真,故因孔子《史记》(即《春秋》),具论其语,成《左氏春秋》”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有“《左氏传》三十卷”。班固自注云:“左丘明,鲁太史”。刘歆亦谓:“《春秋左氏》,邱明所修”。(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)然而这个税法是大成问题的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篇载孔子曰:“巧言、令色、足恭,左丘明耻之,丘亦耻之;匿怨而友其人,左丘明耻之,丘亦耻之”。据此,左丘明是孔子尊重的前贤,不是孔丘的弟子,年龄不会小于孔子。但《左传》记事,却说到晋“知伯贪而愎,故韩、魏反而丧之”,还称赵无恤之谥为“赵襄子”。知伯之灭在孔子死后26年,赵无恤之死更在其后,左丘明怎么能活到那时?再说,《左传》的文风绝不同于孔子。《论语·述而》篇记:孔子“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